#装修资讯#关于门窗结露的成因

 过去常发生在寒冷地区的门窗、幕墙结露问题,因极端气候及科技住宅的普及等因素慢慢侵袭全国。各地区不断出现因结露问题引起消费者投诉的新闻报道,结露问题日益受到关注。引起门窗、幕墙结露的原因有很多,设计、制作、安装、材料问题都可能引起结露,具体有哪些原因会引起结露,又应如何进行避免,介绍如下:

     一、门窗的N种结露原因

  (一)安装问题:

  1.门窗洞口四周未做保温

  门窗洞口四周未做保温,会造成整个建筑外围护保温不延续,影响建筑保温系统。在建筑设计时应考虑外围护结构的保温要求,门窗洞口四周应采取保温措施,特别是在严寒地区,保温的缺失极易形成冷桥,造成墙体及窗框位置结露。

  2.铝合金型材与钢附框(结构)接触

  门窗安装分为干法安装和湿法安装。湿法安装中,洞口不标准或施工不正确会导致窗框与墙体间隙过小甚至没有间隙,造成窗框与墙体直接接触,出现冷桥现象。干法安装中,钢附框与窗框间缝隙过小或塞缝不合格,也会造成钢附框与铝合金门窗框直接接触,或附框暴露在外,形成冷桥,引起窗框及安装位置墙体结露。

  3.五金安装不到位

  门窗窗扇在关闭时,由于五金件安装不到位,导致框扇间存在缝隙,整窗气密性差,在极端气候下易造成结露现象。关于气密性有一个简易的测试方法:可在框扇间夹上一张A4纸,再将窗扇完全关闭。如A4纸能轻易抽出,则该说明该窗气密性很差。

  4.玻璃垫块装配不符合要求

  玻璃垫块长度应不小于50mm,厚度大于5mm,宽度不得小于玻璃公称厚度,最好大于玻璃1~2mm。玻璃垫块缺失或者规格过小,会造成玻璃直接与窗框接触,出现冷桥的现象,造成玻璃结露。

     5.玻璃安装打胶不合格

  如玻璃与型材之间未留有足够的间隙,会导致玻璃直接跟外型材接触,造成结露。玻璃与型材间一般采用打胶或胶条密封,打胶厚度及胶条厚度根据玻璃厚度确定。目前常规使用的玻璃,打胶厚度要求均为5mm。打胶应平滑无间隙,特别是转角位置。漏打或存在孔隙,后期可能会造成结露。( 为不正确做法 )

  6.组装精度及胶条装配不合格

  型材组装精度应严格按规范要求执行,胶条与型材尺寸应相配,不能破损或短缺,胶条角部需使用三元乙丙专用胶水粘接,建议优先选用一体式胶条,保证整窗密封性。组装精度和胶条装配存在问题的位置在室内外温差较大时会出现结露。

  7.未安装排水孔盖

  在极端天气下,排水孔盖未安装或排水路径设置不合理,冷热空气进入型材内,与室内温度差异较大,易引起结露。

  (二)设计问题:

  1.科技住宅室内湿度计算选择

  在结露设计中,对科技住宅,一般选择室内湿度60%。湿度越高,对整窗材料选择要求越高。在常规设计中常常忽略对室内温度的选择,从而造成冬季出现大面结露现象。下图为相同型材、相同玻璃配置,在天津气候环境下(型材及玻璃配置满足常规项目节能要求),不同湿度对结露设计的影响:

注:人体感觉较舒服的室内湿度为40%~50%。

  2.新风系统造成窗框四周空间流动量大,局部室内外温差特别大

  新风系统形成的气流中如果水的饱和度过大,在接触到温度较低的玻璃时,易造成门窗结露。在建筑设计时需考虑风口与门窗的间距,送风口不得直接对向门窗。

  3.结露设计不符合要求

  结露计算公式: 7

  项目设计时,应根据当地的室内外差、项目的室内湿度设计要求等各项参数进行结露计算,计算结果必须满足要求。

  (三)材料质量问题

  1.中空玻璃合片质量差

       中空玻璃生产时,应施打两道密封胶。第一道涂丁基胶,第二道涂聚硫胶(或硅酮结构密封胶),这两道密封胶是关系到中空玻璃质量好坏,如果在合片过程中双道密封胶施打不实,会导致空气中的水分进入间隔层,使得中空玻璃间隔层含水量增加造成玻璃结露。在玻璃进场安装时施工单位需提供包含传热系数、可见光透射比、遮阳系数和中空玻璃露点的玻璃复检报告以供检查。

    2. 隔热条材料不符合要求

  按规范要求,隔热条材料应为聚酰胺66+25%玻璃纤维,不得采用PVC等其它材质,隔热材料不合格直接影响到整窗节能和结构强度,造成结露及材料变形。

  3.型材腔体较大,腔内形成对流

  对腔体较大的型材系统,腔体内可进行填充,避免产生对流。

 (该文转载自网络)

中团网是集“互联网+家装产业+装修贷”专业服务的居家生活消费服务平台!2018-09-05 14:41:41
相关推荐